
中新網(wǎng)北京8月12日電 (張斌)北京時間8月12日
,第三十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巴黎舉行
。在《我們是冠軍(We Are The Champions)》的全場大合唱中
,這屆充滿感動的奧運會迎來落幕
。
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的
,除了舉重奧運冠軍李發(fā)彬
,還有率隊奪銀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隊長歐紫霞
。決賽中
,頑強的中國女將們與對手苦戰(zhàn)至“點球大戰(zhàn)”
,最終以微弱劣勢不敵上屆冠軍荷蘭隊
,獲得銀牌。
沒能獲得金牌卻代表中國隊出任旗手
,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和廣大中國觀眾破除“唯金牌論”的真實縮影——在許多的中國人眼中
,奧運金牌早就不再是衡量運動員價值的唯一標準了。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競技體育的舞臺上
,追求獎牌乃至金牌是應有之義。因此
,一個非常明確的前提是
,肯定那些沒有獲得金牌或者獎牌的運動員,絕不是否定站上領獎臺的選手們的價值
。
恰相反
,只要拼盡全力,無論運動員是否有成果
,都應該值得我們尊敬
。而這個樸素的道理,源自與人們平凡生活的共情——沒能得到“金牌”的人
,才是大多數(shù)人
;沒能站上“領獎臺”的遺憾情景,才是平凡人的生活常態(tài)
。
甚至個別時候
,面對自身的局限,生活里的我們即使拼盡全力也無法取勝
,失敗的聲音回蕩在腦海
,遺憾的情緒填滿了內(nèi)心
,人生也似乎找不到方向……
被稱為“人類烏托邦”的奧運會,有著不勝枚舉的勵志故事
,并且足以教會我們該如何度過待明時刻: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但要始終相信光的存在。
十六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
,中國女曲登上了當時歷史的頂點
,闖進決賽獲得銀牌。但這之后
,她們走得并不容易
,近兩屆奧運會也僅位列第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拔覀円呀?jīng)在谷底了
,我們就是中國女曲必須站起來的那個,我們就是頂梁柱
,我們不可以放棄
。”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隊員谷丙鳳這樣說
。
持續(xù)的低谷期里
,女孩們心懷如是意志力,拼到了去年的杭州亞運會上
,在體能與技巧全面提高的背景下一舉奪冠
,贏得奧運“門票”,最終在今年的賽場追平16年前的奧運成績
。
“中國是體育強國
,中國有很深厚的體育文化,中國有非常努力的運動員
,只要給她們信心
,她們就可以走向偉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卑屠鑺W運決賽后
,澳大利亞籍主教練艾莉森·安南受訪時說,從北京奧運會到巴黎奧運會
,拿獎牌對于中國女曲來說不能是一次性的
,“我們不能每塊獎牌都等近二十年”。
英雄就要敢于爭先
、敢于爭第一
。同時,我們也不以勝負論英雄。
在觀察家看來
,中國體育代表團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答卷
,摘得40金、27銀
、24銅
,創(chuàng)造境外參賽的最好成績,“突破”可謂是本屆奧運會中國隊的“最強”關鍵詞
。
特別是在巴黎奧運會的諸多新興項目中
,除在自由式小輪車上獲得金牌外,中國隊選手伍鵬和鄧麗娟分別獲得攀巖男女速度賽銀牌
,18歲的劉清漪在霹靂舞比賽中摘取女子組銅牌
,14歲小將崔宸曦獲得滑板女子街式第四名,15歲的楊思琪進入沖浪16強……這是中國隊的奧運最好成績
,都改寫該項目的奧運歷史
。
距離奪得金牌還有多遠雖未可知,但堅持本身就是可敬的
。無論年年歲歲、春夏秋冬
,始終堅持朝著勝利終點奮斗的運動員
,都在打動我們。
本屆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決賽上
,中國體育代表團年齡最大的選手——今年37歲的中國選手劉虹以21名的成績完賽
。今年已是她的第五屆奧運會,雖未獲得獎牌
,但她仍在堅持……
這些賽場上的故事
,對大部分從沒站上過“領獎臺”的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中國香港擊劍運動員江旻憓的一句話說進人的心坎上
。今年
,練習擊劍近20年的她打破了自己長期位居女子重劍世界第一,卻未能于奧運奪冠的“魔咒”
,在巴黎一舉奪金
。
“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冠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