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巔峰告別,劍客江旻憓走上新賽道
JRS直播網

新華社巴黎8月4日電 題:巔峰告別
,劍客江旻憓走上新賽道新華社記者黃垚
、董意行剛在巴黎奧運會摘得女子重劍個人金牌的中國香港選手江旻憓,4日在社交賬號發(fā)文稱將告別全職擊劍運動員生涯
,期待新的職業(yè)發(fā)展。人們還清晰記得一周多前那場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到場助陣的比賽。7月27日晚
,江旻憓身著擊劍服站在巴黎大皇宮的高臺上,對陣主場作戰(zhàn)的法國選手馬洛-布列塔尼。在現場觀眾巨大的歡呼和助威聲中,馬洛-布列塔尼一路領先
。就在大家認為法國人勝局已定時,江旻憓在第三局一點點追上來,并在局末和對手戰(zhàn)成12平,進入“決一劍”。26秒后,她刺中對手得分,為中國香港隊斬獲隊史首枚女重個人奧運金牌。這位技術精湛、性格開朗
、外表出眾的運動員,很快被祝福和掌聲圍繞。透過社交平臺的海量碎片,人們在江旻憓身上發(fā)現了更多驚喜。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求學之路,以及烹飪、鋼琴、繪畫、瑜伽等豐富的愛好,讓大家迫不及待給她貼上“完美”的標簽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這位看起來無懈可擊的運動員,決賽后在混合采訪區(qū)幾乎泣不成聲
。
“我只是想不要輸得那么難看
。”對于最后的逆襲
,江旻憓表示自己盡量將注意力集中在進攻上
,幾乎忘記了分數。她從一堆記者面前走過
,思路清晰但略微激動地回答每一個問題
。直到尾聲,她依舊說道:“在這么多采訪之后
,我還是不敢相信這(冠軍)是我
。”
畢竟在第三次奧運之旅
,她才登上最高領獎臺
。擊劍出現在她生命中的時間點
,也沒有像其他職業(yè)選手那樣早。
江旻憓此前嘗試過許多運動
,包括田徑、跆拳道和花樣滑冰,直到父親向她推薦了擊劍。“擊劍就像體育界的芭蕾,非常優(yōu)雅,我真的很喜歡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苯瓡F憓11歲才正式開始接受重劍訓練。好在成績迅速給了她正向反饋。13歲成為全國少年錦標賽U17組冠軍
、2008年在亞洲青少年擊劍錦標賽中奪金、20歲參加擊劍世界杯拿下銅牌……這個天生左撇子、手長腿長的高個女孩,憑借堅持不懈的努力訓練
,在賽場不斷釋放潛能。
她曾為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休學一年
,奧運首秀拿到第11名
,之后在東京奧運會上拿下個人賽第五名,為中國香港隊創(chuàng)下歷史
。
但這一路伴隨她的不只是榮譽和突破
,傷病也如影隨形,其中包括兩次前十字韌帶撕裂
。直到這次比賽前
,膝蓋上的傷仍困擾著她。
“我訓練的時候把膝蓋的半月板弄壞了
,也因為受傷退出亞錦賽
,所以很焦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苯瓡F憓說
,一直到奧運會前兩周,自己才調整好身體狀態(tài)
。
參加巴黎奧運會一直是她的目標
,如今這枚奧運金牌如愿成為她職業(yè)生涯閃閃發(fā)光的里程碑。
但她的夢想不只有擊劍
。在斯坦福大學學習國際關系時
,江旻憓就希望以后能去聯合國工作
,并在此前去瑞士時順道參觀了聯合國設在當地的相關機構。
她此次發(fā)帖也寫道:“我期待有新的職業(yè)發(fā)展
,讓我可以學習及成長……為設立自己的慈善基金做好準備
,讓小朋友重拾運動的樂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對于江旻憓在巔峰時結束全職運動員生涯
,觀者的反應有祝福,有驚訝
,也有遺憾
。在大家眼里,拿到奧運金牌的江旻憓是“完美”的
,但勇于做出這個決定
、探索更大世界的她,更加令人驚喜